洛陽市(shì),簡稱“洛”,别稱洛邑、洛京,中原城市(shì)群副中心城市(shì),洛陽市(shì)有(yǒu)5000多年(nián)文明史、4000多年(nián)城市(shì)史、1500多年(nián)建都史 。洛陽是華夏文明的(de)發祥地(dì)之一(yī)、絲綢之路的(de)東方起點 ,隋唐大運河的(de)中心 ,曆史上先後有(yǒu)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。
一(yī)、夏朝 (公元前2070-公元前1600年(nián)),共傳十四代、十七帝,延續約471年(nián),都斟鄩(今洛陽偃師二裏頭)。
二、商(shāng)朝(公元前1600年(nián)-公元前1046年(nián)),17代31王,曆時554年(nián)。商(shāng)朝立國(guó)之都西亳(今洛陽偃師),成湯滅夏後,在
斟鄩(夏朝都城)附近另建新都,稱西亳。
三、西周(公元前1046年(nián)-公元前771年(nián)),都洛276年(nián),13帝。周武王滅商(shāng)後建立新都,是為(wèi)成周(今洛陽)。
四、東周(公元前771年(nián)-公元前256年(nián)),共25帝,都洛凡515年(nián)。公元前770年(nián)(周平王元年(nián)),平王東遷成周,将都城稱為(wèi)王城、雒邑(今洛陽),此後的(de)周朝為(wèi)東周。
五、東漢(公元25年(nián)-公元220年(nián)),都洛196年(nián),共14帝。漢光武建武元年(nián)(25年(nián)),劉秀定都洛陽,将雒邑改為(wèi)雒陽。
六、曹魏(公元220年(nián)-公元265年(nián)),都洛46年(nián),共5帝。
七、西晉(公元265年(nián)-公元317年(nián)),司馬懿建立,都洛(中京)52年(nián),共4帝。
八、北(běi)魏(公元493年(nián)-公元534年(nián)),都洛39年(nián),共9帝。
九、隋朝(公元605年(nián)-公元618年(nián))是中國(guó)曆史上承南北(běi)朝下啓唐朝的(de)大一(yī)統朝代,都洛13年(nián),共3帝。
十、唐代(公元618年(nián)-公元907年(nián)),共290年(nián),以長(cháng)安與洛陽為(wèi)東西二京。其間都洛陽51年(nián),6帝。唐睿宗光宅元年(nián)(684年(nián)),武後臨朝,改洛陽為(wèi)神都。
十一(yī)、後梁(公元907年(nián)-公元923年(nián)),史上稱西都,共17年(nián),4帝,都洛4年(nián)(公元907年(nián)-公元913年(nián))。
十二、後唐(公元923年(nián)-公元936年(nián)),都洛14年(nián),稱東都,4帝。
十三、後晉(公元936年(nián)-公元946年(nián)),都洛11年(nián),史上稱西京,共2帝。